DB41∕T 2683.1-2024 饲用构树 第1部分:育苗技术规程(河南省)

ID

3DD22F2DFAF94103B85F8CB4635EB883

文件大小(MB)

0.39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CCS CCS CCS,B 05 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683.1—2024,饲用构树 第1部分:育苗技术规程,2024 - 07 - 26发布,2024 - 10 - 25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 2683.1—2024,I,目 次,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组培育苗 组培育苗 组培育苗 ...1,5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 扦插育苗 ...3,6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 ...5,7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 ...5,附录 A(资料性) (资料性) (资料性) MS 培养基母液配制 培养基母液配制 培养基母液配制 培养基母液配制 ..6,附录 B(资料性) (资料性) (资料性)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植物生长调节质的浓度及配制 . 7,附录 C(资料性) (资料性) (资料性)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构树苗期主要病虫害危症状及防治方法 .8,DB41/T 2683.1—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1/T 2683《饲用构树》的第1部分。DB41/T 268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育苗技术规程;,——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收储技术规程,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高新技术实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媛媛、翟晓巧、王品胜、何威、王文君、郭蕾、傅晓、侯志华、郑蕾、翟翠娟、陈谭星、曹力凡、刘卫红,DB41/T 2683.1—2024,1,饲用构树 饲用构树 第 1部分:育苗技术规程 部分:育苗技术规程 部分:育苗技术规程 部分: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饲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育苗技术相关的术语及定义、组培育苗、扦插育苗、苗期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饲用构树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 1882 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2970 连栋温室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构树,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为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小枝密生长毛。单叶互生,纸质宽卵形,边缘具粗齿,不分裂或1~5浅裂或深裂,两面均有厚柔毛,表面粗糙。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为球形头状花序。聚花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种子细小,褐色或黄褐色。花期3~4月,果熟期7~9月,3.2 饲用构树,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萌蘖力强、生物量大的构树,4 组培育苗,4.1 设施设备及培养基配置,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设施备、培养基配置及灭菌按照 LY/T 1882 LY/T 1882 LY/T 1882LY/T 1882 的规定 的规定 执行。 执行。 基本培养基采用Murashige Skoog Medium(MS)培养基,培养基母液配制中所用的成分及用量分别见附录A。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浓度及配制见附录B,4.2 外植体选择及处理,DB41/T 2683.1—2024,2,4.2.1 外植体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春梢,4.2.2 外植体处理,将春梢剪成1 cm~2 cm的带腋芽茎段,用毛刷刷洗,后在自来水下冲洗20 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灭菌40 s,无菌水冲洗1遍,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3%的次氯酸钠灭菌15 min,无菌水冲洗3~4遍,4.3 初代培养,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在无菌环境下接种至培养基:MS + 6-BA 2.0 mg/L + NAA 0.15 mg/L + 蔗糖25 g/L +琼脂7 g/L,7 d~10 d外植体开始萌发,芽长至2 cm~3 cm时进行增殖培养,4.4 增殖培养,在无菌环境下将初代培养诱导形成的高度为2 cm~3 cm幼芽切下,转接至培养基:MS + 6-BA 1.5 mg/L + NAA 0.1 mg/L + 蔗糖25 g/L + 琼脂7 g/L,增殖周期为30 d,4.5 生根……

……